无障碍
市水务局持续加强湖区河道环境整治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1日 作者:水务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:工作动态 浏览次数:

市水务局围绕“五区一河”系统治理和河道环境卫生整治,经过集中排查、攻坚整治、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

一、统筹协凝聚合力

湖区河道现场督查组始终坚持市级统筹、区级落实、部门联动工作机制,推动多部门从“各自为战”向“协同共治”转变一是发布2025年第2号总河长令,对全市1+25条河道实行提级提标管理,开创市、区合力共抓保护与治理的新局面。二是明确清晰的工作目标,制定《黄河干支流与乌海湖保护治理专项方案》《全市自然河道清洁行动方案》,扎实有序推动河道环境治理。三是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,与中交疏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清淤、扩库、治矿为目标,共同推进乌海湖库区清淤及矿区生态修复一体化治理2025年试点工程,计划清淤300万立方米左右,治理矿区面积1.2平方公里。

二、完善制度,有章可循

制度是治理的关键支撑。我们从立法、标准、管理、督办四个维度,构建起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体系。一是完成《乌海市黄河河道保护和管理条例》立法,8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,为河道规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。二是出台《乌海湖区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标准》推动乌海湖、黄河干支流河道环境整治从“粗放式”向“精细化”转变。三是印发《乌海市矿区水资源管理办法》《乌海市水务局关于加强矿区取用水监督管理的通知》,既强化企业取用水全流程监管,也积极推动非常规水利用,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建立重点问题全程跟踪的督办机制,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登记整改推进现场核查全流程闭环管理,确保问题整改不悬空、不落空。

三、典型攻坚,成效明显

以典型案例为突破口,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治理水平提升。一是整治“四乱”河道。坚持整流域规划、整河流治理的原则,通过高位推动、部门联动、区级落实方式攻坚克难完成了乌珠林沟、苏白沟治理工程,其中乌珠林沟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4.65公里,新建护岸6.78公里,清理渣山605.6万立方米,苏白沟治理工程疏浚河道2.2公里,新建两侧护岸2.65公里实现了乌珠林沟生态环境保护、防洪能力双提升,“四乱”河道变为“示范”河道二是聚焦环保督察,保障矿区降尘用水。深入调研企业降尘和生态修复用水需求、实际用水、管网接通情况,累计为海勃湾区摩尔沟煤矿、新星煤矿、恒实煤矿、万企景华等4家企业临时批复了再生水指标,推动6家企业完成再生水管网连通工程,督促10家企业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,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规范化管理三是提升河长履职能力。通过“四乱”问题集中整治,各区尤其是镇、街道级河长的履职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,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清理整治,河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四是全面加强防洪工作。今年我市降雨增多,汛期强降雨天气多发,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树牢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工作中总结出了“雨前预警、雨中值守、雨后排查”三部工作法,实现了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积的“四不”目标,全面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强化城市防洪能力,实施了黄河海勃湾区滨河段生态综合治理(护岸)工程,建成3.35公里护岸矿区道路安全度汛,我市河道多数从矿区流出,矿区道路借用河道现象普遍,降雨发生山洪会对矿区运输车辆形成威胁。密切关注天气情况,及时与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预警4次,工作提醒5次,提醒矿区降雨前停止生产,提前将施工人员、车辆等撤离河道,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和施工安全。摸排河道过水路面,开展过水路面专项排查,截止目前,共排查出69处,其中海勃湾区过水路面32处(包括矿区道路在河道内的4处),乌达区4处(包括矿区道路在河道内的2处),海南区过水路面33处(包括矿区道路在河道内的2处),并将排查情况推送至市防办、公安、交通等部门。协助市应急局做好乌海市敬老院的应急预案工作。

市水务局将以整治成效为新起点,始终把生态优先挺在前,发扬蒙古马精神,以攻城拔寨的锐气、一往无前的勇气、一干到底的志气,持续开展乌海湖、黄河干支流河道生态环境整治,为美丽乌海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。

分享到:

上一条:

下一条: